日本《日经亚洲评论》11月13日文章原题:在与外国对手的竞争中中国汽车品牌未能大放异彩 中国本土汽车厂商面临一个忠诚度问题。现在中国的月度汽车销量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并在10月份到达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但中国消费者更偏好的是外国品牌而非本土品牌。9月份最脱销的轿车车型均为外国品牌包罗日本丰田、日产和本田德国公共和美国通用。
具有讥笑意味的是(各大国有汽车制造商所依赖的)与外国品牌的合资企业阻碍了国产物牌汽车的生长。
今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4.1%市场份额降至37.1%。这意味着新销售的乘用车中有近2/3是外资品牌主要是德系、日系和美系。
已往10年国产物牌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来自吉祥、长城等民营企业。
电动汽车有可能改变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生长轨迹。中国政府11月初表现将鼎力大举支持新能源汽车包罗电动、插电式混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不外消费者对国产汽车的态度是否会改变仍不得而知。
今年北京车展期间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司理助理杜国忠表现:“现在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存在一些固有的负面印象和认知这是所有中国汽车品牌都必须要面临的。”(作者Kenji Kawase乔恒译)
恒久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培育民族品牌汽车。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汽车销量和产量的领头羊但本土品牌仍然缺乏竞争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09年国产物牌汽车在海内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为44.3%次年上升至45.6%但从厥后的情况来看那是一个峰值。
以上汽团体为例。2019年这家汽车制造商的净利润为256.03亿元而来自合资企业和关联公司的利润为230.16亿元。后者最主要的部门来自与公共和通用的合资企业。
其他国有车企对合资企业的依赖更显着。东风汽车和广汽团体去年来自其合资企业的利润甚至凌驾了它们的总利润。
。本文来源:爱游戏app下载官网-www.nadcn.com